发布日期:2023-08-15 浏览次数:177
制冷量是什么概念。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蒸发温度愈低,蒸发压力亦愈低,若冷媒之蒸发压力低於大气压力时,则空气易侵入系统,系统处理上较为困难,因此希望冷媒在低温蒸发时,其蒸发压力可高於大气压力。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一种能在制冷系统中担当气化吸热和冷凝放热的热力循环以达到制冷或制热目的的物质。
制冷剂为液态,但在一定的温度下又可以变为气态,即能够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内蒸发并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热量而气化,然后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水或空气)而变为液体的媒介物。制冷剂的种类很多,空调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制冷量大的空调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且制冷速度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积为例,使用额定制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调比较合适。
民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匹”,1匹=2324W;机房用的空调的制冷量一般都比较大,单位是“kW”。
选择制冷量的原则是: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热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的隔热情况,以及室内热源包括人员的多少。
举例:一个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厅,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调器?
普通房间冷负荷的推荐值为115-145W/m2,取中间值130 W/m2为计算依据,则冷负荷=130×16=2080W。 由于空调器的实际制冷量比名义值低8%,因此所选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必须大于2080÷0.92=2260W。选用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应该为2300 W左右。
对于空调效果要求较高的房间,冷负荷应取160-180 W/m2。 这里再提一下瓦(W)过去用制冷量单位千卡/小时(kcal/h)之 间的关系: 1W=0.86kcal/h; 1kcal/h=1.16W。
日本空调维修器常用压缩机的功率(马力)数值来表示制冷量,这是过去的习惯,并不确切,因为各厂和各个时期产品的性能系数是不同的,但大致上马力数与制冷量有如下关系:
马力数(匹)
制冷量(W)
0.5
1600-2000
0.75
1800-2400
1
2200-2800
1.5
3200-4000
2
4000-5000
冷媒,俗称雪种,是在冷冻空调等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的工作流体。依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冷媒与二次冷媒,依物质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冷媒与合成冷媒。冷媒在冷冻空调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
冷媒,俗称雪种,是在冷冻空调等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的工作流体。依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冷媒与二次冷媒,依物质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冷媒与合成冷媒。冷媒在冷冻空调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
冷媒是在制冷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物质,它先接受制冷剂的冷量而降温,然后再去冷却其他的被冷却物质,我们称该中间物质为冷媒。又可称载冷剂。冷媒有气体冷媒、液体和固体冷媒、气体冷媒主要有空气等;液体冷媒有水、盐水等;冰和干冰等用做固体冷媒。在空调工程中常用的冷媒有水和空气。
80%。按冷媒量的80%配置储液器,最少贮液量不少于该容积的30%。冷媒,俗称雪种,是在冷冻空调等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的工作流体。
制冷量是指空调等制冷机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
买空调的第一步,并不是选品牌或者选功能,而是要选大小。空调的大小,有一个专门的参数,叫做“制冷量”。指的是这台空调产生冷气的速度,制冷量越大,空调制冷的速度就越快。
一个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厅,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调器?
普通房间冷负荷的推荐值为115-145W/m2,取中间值130 W/m2为计算依据,则冷负荷=130×16=2080W。 由于空调器的实际制冷量比名义值低8%,因此所选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必须大于2080÷0.92=2260W。选用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应该为2300 W左右。
对于空调效果要求较高的房间,冷负荷应取160-180 W/m2。
(——以下是是把载冷剂和制冷剂统称冷媒)
冷冻空调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之工作流体。依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Primary)冷媒与二次(Secondary)冷媒。依物质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Natural)冷媒与合成(Synthetic)冷媒。
理想冷媒:无毒、不爆炸、对金属及非金属无腐蚀作用、不燃烧、泄漏时易於察觉、化学性安定、对润滑油无破坏性、具有较的蒸发潜热、对环境无害 。
理想的冷媒物理特性
1.蒸发压力要高
蒸发温度会随应用温度而变化,例如冰水机之蒸发温度约为0~5℃,冷冻库主机之蒸发温度约为-20 ~ -30℃,家用空调机之蒸发温度约为5~10℃。蒸发温度愈低,蒸发压力亦愈低,若冷媒之蒸发压力低於大气压力时,则空气易侵入系统,系统处理上较为困难,因此希望冷媒在低温蒸发时,其蒸发压力可高於大气压力。
2.蒸发潜热要大
冷媒之蒸发潜热大,表示使用较少的冷媒便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
3.临界温度要高
临界温度高,表示冷媒凝结温度高,则可以用常温的空气或水来冷却冷媒而达到凝结液化的作用。
4.冷凝压力要低
冷凝压力低,表示用较低压力即可将冷媒液化,压缩机之压缩比小,可节省压缩机之马力。
5.凝固温度要低
冷媒之凝固点要低,否则冷媒在蒸发器内冻结而无法循环。
6.气态冷媒之比容积要小
气态冷媒之比容积愈小愈好,则压缩机之容积可缩小使成本降低,且吸气管及排气管可以用较小的冷媒配管。
7.液态冷媒之密度要高
液态冷媒之密度愈高,则液管可用较小的配管。
8.可溶於冷冻油,则系统不必装油分离器
理想的冷媒化学特性
1.化学性质稳定
蒸发温度会随应用温度而变化,例如冰水机之蒸发温度约为0~5℃,冷在冷冻循环系统中,冷媒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不起分解作用。
2.无腐蚀性
对钢及金属无腐蚀性,氨对铜具有腐蚀性,因此氨冷冻系统不得使用铜管配管;绝缘性要好,否则会破坏压缩机马达之绝缘,因此氨不得使用於密闭式压缩机,以免与铜线圈直接接触。
3.无环境污染性
对自然环境无害,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低。
4.无毒性
5.不具爆炸性与燃烧性
今天给各位分享冷媒量是什么的知识到此结束,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创弗化工网!